加药处理后水质有气泡是什么原因?
- 2025年05月08日 16:50:58来源:山东杰鲁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加药处理后水质出现气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:
有机质过多: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,如果加药量过大,会刺激微生物过度生长,产生大量气体,从而形成气泡。
药剂过量:加药量过大导致药剂浓度过高,刺激微生物过度生长,形成气泡。
药剂种类选择不当:选择的药剂不适合处理污水中的有机质,也会导致气泡的产生。
滤棉、滤材杂质:滤棉和滤材中的杂质、粉末状物质会导致大量泡沫产生。突然更换新滤材或加入新滤棉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。
表面活性物质: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剂、淀粉、蛋白质、油脂等物质在曝气条件下形成气泡。
生物化学加工工艺问题:如溶氧不足、漏水负载大等也会导致泡沫产生。
化学药剂反应:如聚氯化铝与废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性盐反应,形成不易破碎的泡沫。
混合能力不足:处理过程中混合能力不足,导致水中气体没有被充分溶解或分散,从而形成气泡。
减少或消除气泡的方法包括:
降低有机质浓度:通过加大曝气量、增加曝气时间等方式,促进微生物的分解,降低有机质的浓度。
控制药剂浓度:在加药的过程中,控制药剂的浓度,避免药剂过量。
选择合适的药剂:根据污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,避免药剂选择不当导致气泡的产生。
增加曝气系统:增加氧气的供应,促进微生物的生长,降低有机质的浓度,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。
更换滤材:定期更换或清洗滤材,避免杂质过多导致气泡产生。
调整化学药剂使用量:确保消泡剂或破泡剂的足量和正确使用,减少气泡产生。